Monday, May 16, 2016

希望联盟失败根源

希望联盟失败根源

砂拉越州选,砂拉越子民选票回流国阵,砂州国阵大胜并成功维系政权,在野阵线无法为选民提供一个有说服力、可行的替代阵线是主因。解决危机的智慧、谦逊、耐心、妥协、合作与团队精神均无法在本次砂拉越州选中体现在希望联盟的身上。

希望联盟同床异梦?

由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与诚信党组成的希望联盟都强调自己是一个多元政党的同时,却拥有不同的政治理念与策略。要说服选民希望联盟是有能力取代国阵的政治联盟,三党必须达成共识,草拟一个共同执行的方案,说服选民希盟如何终结巫统国阵玩弄的种族政治。否则,希望联盟终将无法在第十四届大选中击败巫统国阵。
纵观大马历史,在野党所组成的联盟都无法经过时间的考验,最终都难逃解散的命运。希盟一旦无法针对种族政治课题达成课题,提出一套可说服选民的替代政纲与方案,恐怕最终也将步上民联、联盟等在野联盟的后尘。
要打破巫统国阵过去数十年来玩弄的种族政治,希盟首先必须认同各宗教、各族群的选民在国内的政治局势都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必须凝聚所有族群的支持,希盟才有希望迈入布城。因此,希望联盟必须草拟一套可以吸引全民的政纲,冲淡巫统种族主义的色彩、融入马来西亚的多元化社会,并避免发表极端的种族与宗教言论,争取各族群的支持。此外,希盟各成员党也必须放下自我,避免任何成员党误以为单凭自己政党的实力就可以带来改朝换代,或误以为单一政党的领袖就足以在大马政坛带来改变。唯有以一个团队的姿态落实各项政纲,才有可能带来成功。

政治联盟还是选举联盟?
希望联盟在砂州选举的议席谈判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它是一个为了应对大选而组成的选举联盟,并非一个政治联盟。选举联盟是在野政党应对大选时,为了确保与执政党的直接对决、避开三角站而针对议席分配达成的协议,并没有共同的政策纲领。即使选举联盟在大选中胜出,也无法保证它将直接组成政府,因为它无法保证其中一方不会出卖联盟、与国阵招手,这也是伊斯兰党所谓的“第十四届大选第三势力”所扮演的角色。

政治联盟则理应在大选还未进行时就已经针对议席分配、执政纲领和行政措施达成共识,同时也优先决定首相、内阁、首席部长、甚至是行政议员及官僚公司委任的人选。这样,该联盟执政时,即使联盟内的其中一个政党无法胜出,政纲的内容与权利分享的协议依然还会继续执行,以确保联盟的团结及联盟内的各大小政党能够公平地落实资源共享、互相扶持。因此,希盟需在大选前从选举联盟转换成政治联盟,避免希盟因为利益分配、政纲不同等矛盾而瓦解。

一旦希望联盟持续以目前的选举联盟模式保持合作,最终将持续的出现分歧。依照马来西亚的政治潜规则,哪一个政党的代表在执政后担任首相、首席部长、州务大臣,它必须要是联盟里拥有最多议员的政党;而内阁部长与行政议员的委任、资源的分配也同样是依据各党的议席决定,最终导致希盟内的各政党为了争取更多的胜选议员,不断的在争夺在胜算高议席的出战权,以获得更多的议员,并在执政州获委更多的市议员、村长,导致希盟在最终无法维系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无法以一个团队的姿态出战大选。
              突破巫统国阵分而治之导致的社会矛盾
活在英殖民时代所留下来的分而治之政策背景,配合上巫统国阵玩弄的种族政治,加剧了大马各民族的矛盾,导致我国政治局势必须面对种族、宗教、语言等出现分歧的现实。本身是一个种族政党的巫统,正是在各民族的分裂之下玩弄种族政治,透过在大选时玩弄种族情绪,透过操纵非马来人的课题炒作种族课题,每次皆在获得乡区选民,尤其是马来选票的支持下继续执政。

巫统国阵擅于透过发表具煽动成分的言论分化各族群、攻击发表中庸言论、捍卫他族利益的政治人物,导致各种族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这些不健康的政治手段在族群情绪、历史回忆等因素的推波助澜下,让种族极端分子能够趁虚而入,继续放大族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巫统成功让就业机会、奖学金、升学机会、政府工程等资源的分配与种族政治挂上等号,导致许多选民会把选举与资源分配及种族政治画上等号。

巫统为了维持种族政治,必须将大部分的资源分配到最大族群的身上,最终导致社会和经济福利也随着族群利益做出分配,并非根据社会阶级或经济情况做出分配。结果是被忽视与边缘化的一群,恰恰就是本应受到重视及照顾的贫穷的群体。要打破巫统分而治之导致的族群矛盾, 希望联盟当务之急必须草拟一份能够保证各种族获得公平对待的政策同时,确保该政策可以对抗巫统国阵的族群政策、直接向种族政治宣战。
希盟应采用聚合模式(Centripetalism)摒弃协商民主

国阵联盟采纳的是协商民主模式,透过结合各族群代表(巫统代表马来人,马华代表华人,印度国大党代表印度人)达成妥协,并强调拥有个族群代表的“国阵模式”是唯一一个能够达致团结与和平、维持国家的安定的方案。

2008
年政治海啸,在野联盟打破了国阵在国会的三分二垄断,并在2013年大选成功获得了51%的大多数选票,许多民众误以为民联结盟的模式 (公正党及伊斯兰党取代巫统,行动党替代马华)足以取代国阵模式,成为来届的执政党。然而,这种想法不仅会持续的让国家笼罩在种族政治的阴影下,同时也将大马的政治局势过度简化,而该想法也已经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国阵协商民主模式的失败

国阵联盟/国阵政府依靠协商民主的模式在多元社会里管理各族间的分歧,各政党派出特定的精英,为各自代表的族群争取利益。然而,这种协商模式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 – 任何政党(少数民族)的代表有权否决政府的任何不公平决定。然而,事实证明国阵在协商民主模式之下,不仅无法治理好这个国家,反而导致巫统的一党独大,使其他成员党失去协商的空间和否决的权利,最终无法影响巫统的种族政治与政策。在过去的60年里,协商民主模式不仅不适合用于马来西亚的多元社会,同时也在其他的东南亚国家面对失败。

加剧族群矛盾的同时,一党独大导致巫统在协商民主模式中占有绝大的优势,并享有了绝对的决定权。“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巫统精英分子最终成为贪污腐败的一份子,侵蚀国家资源。此外,协商民主模式与民主制度本身存在着矛盾,因为它为了捍卫族群与种族利益而无法落实真正的民主。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1993年修宪后,国会需要三分二多数票才能换政府)、印尼(50年代及1999的独裁政权风波)等国家都曾因为协商民主模式的失败而导致国家民主倒退、执政者最终被培养成霸权。

聚合模式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人民公正党相信摒弃协商民主模式、采纳聚合模式是解决巫统国阵种族政治的唯一方案。在多元族群的社会里,成立种族政党、延续分而治之的政治模式、将种族问题政治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培养政治人物对各族群的包容心、跨族群的了解,并接受各族间差异。政治人物的政纲与理念必须强调选民以政纲、国家议题、政策作为选票的考量,而非鼓励选民以族群考量手中的一票头给谁。

聚合模式能够拉拢各族群,并提倡各族趋向中庸之道之余,落实并接受必须妥协与让步的政策。真正多元的政党不仅代表特定族群的利益,同时也必须针对马来西亚各阶层、各族群人民的课题扮演角色、捍卫全民利益。唯有这样,各政党才会落实真正的跨族群,并为了吸引各族选民的支持,跨出种族框框为全民发声,以趋向中庸的议题与政策为中心,摒弃政治分歧、了解跨种族的重要性。

人民公正党作为一个多元政党,其领袖与议员们多元的理念、发表符合中庸之道的政治言论、落实跨族群的政策、部分族群地捍卫各阶级人民利益,以行动证明了聚合模式的可行性,也成功在大选中跨族群、获取各族选民的支持。2007年安华回归政坛的第一步就是引领当时的在野联盟(民联)走向聚合模式。2008年,安华打破马来西亚政治的传统刻板印象,将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带入甘榜与乡区,并在马来选民为主的选区告诉马来同胞:“林冠英是一位能够照顾所有族群的首席部长,将捍卫全民利益”。

希望联盟需落实聚合模式

要瓦解巫统国阵的种族政治,在马来西亚带来焕然一新的新政治模式,希望联盟需立即落实聚合模式。普遍上被认为是华基政党的行动党,在夺下大部分华裔为主的城市席位后,为了扩展其基本盘儿开始讲目标锁定在以华裔为主的混合区,一旦行动党从公正党或诚信党手中夺走该两党上阵的混合议席,将导致公正党、诚信党的多元性特质被侵蚀、被选民标签为单一族群政党。
一旦上述情况获得延续,行动党将垄断大部分城市非巫裔选区的支持,导致公正党和诚信党被逼背负“马来政党”的包袱,不仅违背了该两党的多元特质,最终也将希望联盟推向国阵惯用的协商民主模式,重复巫统国阵的失败模式。

希望联盟要落实聚合模式,三党必须将混合区、马来选区与华裔选区根据城乡选区的结构重新进行分配,确保希盟三党都获得同样比重的城市与郊区议席、混合议席、马来议席与华裔为主的议席。这样,行动党将摆脱“华基政党”的包袱,在马来区、郊区上阵,导致巫统无法再标签它为华人政党。同理,公正党与诚信党将在华裔选区上阵,导致它必须认真思考其政纲是否遭到华裔选民的支持,这也将逼使希望联盟三党在落实任何政策与退出任何政纲时,站在各族的角度去探讨政策,而三党基层也将在探讨各议题的过程中趋向中庸,争取全民支持、对抗种族政治。

谁该主导与带领希望联盟的斗争?
在选举制度不公的情况下,希盟必须面对对巫统国阵有利的选区划分模式。在现有的制度下,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希盟必须夺下114个(60%以马来穆斯林选民为主的议席,才能夺下布城。在这个既定现实下,要在上述的马来郊区议席胜利,希盟的斗争必须凸显以马来人或穆斯林为主的多元与中庸政党,才能带领希盟应对巫统国阵,对抗其玩弄马来人政治的种族政治。

创建游戏规则的巫统肯定最了解这个定律,因此从马来西亚独立至今,它不断的强调及提醒马来人必须要团结,才能确保自己的族群、宗教及语言受到保障。为了确保以种族政治为主流的游戏规则及架构不受破坏,无论是尝试成立多元政党的巫统首任主席翁惹化(Datuk Onn Jaafar),还是成功让行动党与回教党放下成见,成立民联的安华,亦或是其他的巫裔学生领袖、政治人物、学者,都会受到国阵的逼害、抹黑,甚至是监禁。任何尝试透过以多元政治对抗巫统的马来领袖都被迫付出更高的代价,他们也必须拥有比其他族群更大的勇气才能持续坚持多元的路线。安华放弃成立马来政党,选择成立多元的人民公正党,与巫统设立的传统政治架构碰撞,并付出了失去自由与健康的惨痛代价。

巫统在打压巫裔领袖迈向多元路线的同时,透过套上各种不符合事实、不合逻辑的理由予行动党,尝试将民主行动党与反马来人及反伊斯兰画上等号。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面对巫统套上的莫须有罪名与标签时,一些行动党领袖的不恰当回应以及一些敏感课题的错误回应,成为巫统在马来社区里验证了其散播谎言的“真实”性。这也让控制主流媒体的巫统借题发挥、趁虚而入,污蔑行动党,在主流的马来媒体放大行动党的“敏感言论”,确保马来选民牢记行动党领袖的言论,成功让部分马来选民被洗脑,在马来人的心中建立白色恐慌 
尽管行动党在近期致力摆脱巫统的污蔑,并招揽了不少有素质的巫裔领袖,并在大选时派出不少的巫裔代表参选,要摆脱掌控主流媒体巫统在马来选民心目中对行动党打造的不确实形象,并非易事。一旦无法摆脱巫统营造的印象,民主行动党要打入甘榜马来区、获巫裔选民的支持最终不可能会成功。然而,在面对种种不利因素下,行动党必须小心翼翼,以免掉入巫统的圈套。

在民主行动党扩充其影响力,赢取更多议席的同时,巫统正尝试放大该党的壮大,并欺骗马来选民,让他们误会行动党主导希望联盟的斗争的同时,巫统成功在巫裔选区与乡区散播错误讯息,让大家认为公正党与诚信党是行动党的傀儡,更声称希望联盟一旦执政,会将民族(马来人)的利益出卖,希望联盟执政后巫裔将失去地位,损坏希望联盟巫裔领袖在马来选民心中的印象,最终对希望联盟造成伤害,行动党的壮大最终将导致希望联盟的败北。
第十三届大选的成绩就足以验证我的说法。505大选,当行动党获得历史性胜利(夺下38个国会议席)的同时,巫统也获得优越的成绩,赢得88个国会议席。行动党在城市华裔选区几乎完胜,巫统则成功夺下83.5% 马来人为主的乡区议席,相关议席的73.76% 正是来自乡区的巫裔选民。

当中的原因正如我刚才提及的,尽管在第十三届大选中,许多马来选民意识到国阵身陷财务丑闻、政绩败坏、国民面对极大的通膨压力,却因为担心自己的权力与利益受到剥削,而把选票投给了巫统。这正是巫统长期以来透过行动党的壮大,让马来选民相信在野阵线由行动党主导,而把选票投给与行动党共处同一个联盟的公正党及伊斯兰党,最终将导致马来人利益受到损坏,而在缺乏保障及安全感的情况下,许多乡区选民选择继续的投靠巫统,这也是巫统长期灌输“投民联一票 投行动党一票”的成果。
而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伊斯兰党选择为了保住自己的马来票基本盘,而退出民联,甚至选择与巫统合作,以获取更高的马来票支持。然而,公正党和诚信党即使受到巫统的污蔑,导致失去部分马来选民的信任,任然坚持着改革与多元这条艰苦道路。然而,我们必须面对马来西亚政治的现实,希望联盟必须打破巫统散播的行动党主导、出卖马来人利益印象,争取马来选民的亲赖,才能带来改革。而行动党一旦不谨慎处理这一个敏感的课题,又将再度掉入巫统的圈套,让巫统继续在乡区洗脑、骗取巫裔选民的支持。
结语

民主行动党能够在所有城市华裔选区获胜,但这并不足以促成改朝换代,让希望联盟迈向布城。一旦行动党持续从其盟友手中夺过所有的非马来人议席,最终只会让行动党持续壮大,以单一政党在非巫裔选区的胜利,换取希望联盟整体的失利。的确,我们都痛恨巫统玩弄种族政治、分而治之,然而我们必须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并妥善地应对巫统国阵玩弄的手段。失败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我们不能记取失败的教训、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一旦希盟无法吸取教训,那最后将注定以失败告终。

梁自坚
士拉央国会议员

***
此文章纯属个人意见,并非党的立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